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97章 得尽快

第97章 得尽快(2/2)

目录
好书推荐: 武道天通 贫富谁人定 官道情途 小村女人 三岁小道士被财权两大家族团宠了 父皇要在成人礼废我?那就反了! 长生苟道:开局吹唢呐,送葬修仙 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 我都快无敌了,你跟我说要退婚? 火影:被秽土转生后,系统才觉醒

战局到了这一步,王基也决定开始撤兵。

这一战,魏国得到的利益足够庞大了,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那就只能等到下一次。

随着魏军停止在荆南各地的扩张,吴国与魏国的大战也逐步平静了下来,陆抗夺回了荆南的不少地区,双方在荆南的势力扭曲着缠绵在一起,而交州靠西的地区几乎全部沦陷。

好在陆抗原先及时调离了重要的人口粮食等资源,吴国还能继续坚持

南边的战事并没能影响到魏国的内部。

魏国此刻还是其乐融融的场面,战争对中原地区没有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就是朝中大臣,也不怎么过问那边的情况,在吴国那边不同,曹髦喜欢将主动权交给将军们,让他们自己去打,他不喜欢远程操控。

此刻,曹髦正坐在王肃的府邸内,寒暄问候。

王肃看起来其实还好,不像是有重病缠身的人,但是皇甫谧却说他的情况非常的危险。

这让曹髦也颇为担忧,几次前来查看情况。

王肃目前对曹髦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王学是曹髦用以改造当下思想的最关键武器。

若是王肃倒下了,那王学只怕也是要停步不前了。

在王肃之后,下一个能称得上是学问大家的是杜预,但是杜预在灵活应变方面,是不如王肃的。

曹髦自己倒也有些天赋,但是说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经学上,那也不太现实。

看着满脸担忧的曹髦,王肃既感动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陛下,老臣的身体极为硬朗,您勿要担心,皇甫谧虽精通医术,但是当初有相士说过”

曹髦也没有打断对方,或者反驳对方。

有这样的信心,或许还能好的更快一些吧。

曹髦此刻又看向了跪坐在他们对面的那几个小子。

曹启这家伙很是惧怕,头几乎都几乎要缩进了胸腔里,而郭平朝着曹髦露出了笑容,刘渊很是好奇的看着曹髦,司马攸看起来有些不安。

曹髦打量着面前的这几个家伙。

他忽然问道:“这几个人,学问做的如何啊?”

王肃瞥了他们一眼,“司马攸做的最好,刘渊天赋不足,但是肯下功夫,至于其余两位,只怕是要辜负陛下的厚望了。”

曹启等人都吓了一跳,这王肃平日里看起来不管不顾的模样,没想到,对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曹髦点点头,“那就让司马攸跟刘渊继续待在这里吧。”

“既然没有学经典的天赋,那就勿要在这里耽误时日。”

王肃笑了起来,“陛下这是准备让他们去学兵法?”

曹髦没有再多说他们几个的事情,只是认真的问起了王学最近的进程。

两人攀谈了许久,等到离开的时候,曹髦方才示意那两个小子跟上自己,一同离开了此处。

曹启看起来很是害怕,刚刚走出了府邸,他就解释道:“兄长,不是我不愿意学,是经典实在太难了”

曹髦瞥了他们一眼,“不必多说,学不了文,那就学武。”

“总得有点会做的事情吧。”

就在这个时候,曹髦忽然问道:“你们觉得那个司马攸和刘渊如何啊?”

郭平笑着说道:“阿父,司马攸为人聪慧,刘渊为人勤恳。”

曹启欲言又止。

“启,你觉得呢?”

“兄长,我看司马攸和刘渊都不能相信重用,司马攸从不肯说起他家里的情况,这明显是对他父亲的事情有所记恨的,而刘渊出身匈奴,从那偏僻的地方来到洛阳,从不曾想着出去玩,整日都在刻苦学习,这个人以后若是回到匈奴,那可就太可怕了!”

曹髦忽然觉得,自家这个蠢弟弟也没那么蠢啊。

起码,在这个年纪,他已经能有自己的想法了。

对比郭平,郭平就完全做不到,也可能是因为他年纪还小。

曹髦沉吟了片刻,方才说道:“平,稍后我给你书信,你可以去跟着陈骞学兵法。”

“唯!!”

曹启好奇的看向了曹髦,“兄长,那我呢?”

“你直接去太学吧在那里多交朋友,学一学如何跟别人相处。”

曹启也不知道为什么兄长会如此安排,但他也不敢拒绝。

曹髦在皇宫门口将两个人丢下来,随即朝着太极殿的方向行驶而去。

尽管王肃一再说自己没问题,但是曹髦还是更相信太医和皇甫谧等人的说法,况且王肃的年纪也确实大了,得趁着他还在的时候,尽快完成学术思想上的整顿工作。

得让王学成为庙堂的官学,让王学来取代其余的思潮,倘若再耽误,等到王肃不在了,那可就没有人能作为自己的先锋了。

第一件事,就是要搞定竹林的那些兄台们!!

自己需要一批听话的名士们,倘若这组合不听话,那自己就弄个新的组合出来!!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