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玄德 > 第555章 主动出击的公孙瓒

第555章 主动出击的公孙瓒(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 四合院许大茂的幸福生活 花醉满堂 斗罗之死神镰刀 这个导演只拍烂片 揉碎你 我,汤姆史密斯,美利坚慈善家 皇庭 厌春宫 异界酒吧:捡到一只巫师少女

麴义认为,野战当然不行,但是守城可以,城内虽然缺少兵马,也因此粮食可以支撑更久,正好昨天麴义才做完手头物资的统计,确定自己有可以支撑军队作战四个月的粮食。

而且现在派人回去请援,袁绍一定会派人来援,根本不需要支撑四个月就能获得解围,大家还是有活下去的可能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这座城池。

麴义一番分析之后,稳定了人心,于是大军赶在公孙瓒的军队抵达之前在县城周围实施了坚壁清野。

他们把道路摧毁,把房屋烧毁,把桥梁拆掉,把井水堵住,竭尽全力让公孙瓒的士兵为难。

接着动员全城居民加高加固城墙,搬运守城器械上城,又在城墙脚埋下听瓮,为守城作战做紧急准备。

麴义是个专业武将,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在他的安排下,守城防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赶在田楷、严纲所部抵达的时候完成了,守城军队严阵以待。

田楷和严纲首先尝试劝降麴义,拿着大义名分劝说麴义不要跟随袁绍做叛逆之事,麴义听着都想笑。

之前他响应袁绍的号召,一起跟着清算宦官的势力,抢夺了不少宦官的产业,由此在冀州成为巨富,过了一段奢侈的日子,虽然现在有点后悔,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

人已经杀了,钱已经抢了,奢侈的日子都已经过上了,他还有什么办法呢?

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于是他杀掉了劝降使者,决定死战到底,严纲和田楷非常生气,遂下令四面围城,全力攻城,将这座城池夷为平地,将城内的所有人全都杀死。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公孙瓒所部猛攻,麴义死守,战况非常激烈,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

麴义把消息往袁绍那儿送,请求援兵,严纲和田楷也把消息往公孙瓒那儿送,希望公孙瓒也能尽快派兵加码,争取尽快拿下这颗钉子,进一步向冀州发起进攻。

严纲和田楷的消息先一步送到了公孙瓒手上,得知突袭不成,公孙瓒很生气,觉得田楷和严纲无用,想要问罪。

长史关靖赶快劝说公孙瓒。

“大战之时临阵惩戒大将是不明智的行为,我希望您可以将怒气收敛起来,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行定夺,眼下是应该尽快拿下高阳县,在袁绍大军反应过来之前击破冀州,否则等他反应过来,首功就不属于您了。”

公孙瓒觉得关靖说的有道理,于是立刻下令大军主力进发,带着两万军队向高阳县方向前进。

中平六年十一月初三,公孙瓒的先头部队抵达高阳县开始加码攻城的时候,袁绍才刚刚接到麴义的求援战报,得知高阳县被公孙瓒一万大军围攻,他非常惊讶。

“此前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董卓和刘虞、桥瑁也没有异动,怎么公孙瓒先动了?”

对于公孙瓒突然袭击的事情,袁绍麾下的智囊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数日前,他们刚刚确定了一圈包围圈的军事情况,并州、兖州和青州方向的驻军都没有进军的迹象,怎么就他们打算主动发起进攻的公孙瓒所部出了这个情况?

难道公孙瓒已经知道他们要主动进攻并且还联系了外族人?

所以才先下手为强?

不应该啊,这个消息就算泄漏,也不至于那么快啊。

袁绍和智囊们百思不得其解,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公孙瓒发起这个行动的理由。

但是这不重要,既然公孙瓒已经行动了,他们就必须要发起反击,尽快击破公孙瓒,破灭幽州,否则大围攻一旦发起,冀州必然溃败。

现在要抢时间。

袁绍立刻派遣部将颜良率领先锋军一万人疾驰猛进支援高阳县,自己也率领主力军队强行军,用最快速度行军,以期尽快抵达高阳县和公孙瓒对线。

命令下达之后,袁绍爽了,但是地方上的平民百姓和地方官倒了血霉了。

大军过境从来就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对地方官员也好、百姓也好,都是严峻的考验,尽管这一次有强行军的任务,大军不得随意停留,但是这对地方上的物资准备和道路检修等等要求更大。

一些平日里有比较好的习惯的地方还好,一些平日里疏忽公务的地方整个就爆炸了,长官连夜带着下属官员和吏员们不眠不休的赶工,一定要在大军抵达之前把任务完成。

否则耽误了进军,袁绍一定赏他们一刀,让他们脑袋搬家。

袁绍毫不在意这些,他只要求进军速度,整个行军过程中遇到顺畅的地方就赏赐地方官员,记住他们的名字,准备提拔,而一旦遇到有阻塞的地方,就抓住地方官员斩首,然后另外派精明强干的部下接掌地方。

数万大军的行军把很多地方折腾得要命,但是多亏他们献祭了自己的性命,使得袁绍的援军在高阳城破之前赶到了。

(本章完)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御史大官人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寒门毒士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袁神,启动!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