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东北抗联(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东北抗联(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机甲天王 那些年哥混过也爱过 星海传说 神秘总裁欠收拾 官痞 晚唐 养个仙女当老婆 闷骚老大惹不起 复仇皇后慕容瑞雪传 腹黑毒宝拖油瓶

这5千人都是东北抗联急需的人才,但后世史家却大都认为,对抗联帮助最大的,却还是与其一同前往北满根据地的抗联新任司令员、也即是此前担任第十八集团军第37军军长的徐向前

高原来到东北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令原本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抗联重焕生机,并且抓住关东军主力被抽调入关的大好时机迅地扩大了根据地和抗联队伍。到1938年1o月底的时候,东北抗联已经有15万正规军其中野战部队5万多人和5o多万民兵注1,根据地面积覆盖了北满的八成和南满的两成,人口突破了7oo万,并在这一年内毙俘日军2万余人、伪军3万多人,另外还摧毁了数日本开拓团定居点,毙俘日本武装移民5万余人,迫使日本关东军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这一用心险恶的同化东北的计划。

但是,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也暗藏着隐忧,自从这一年9月开始,日军大本营开始疯狂地向关东军增兵,力度之大仅次于华中派遣军,使得关东军很快就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伪满的大中城市与交通线,而东北的铁路交通又十分达,尤其在日军屯驻重兵的南满地区,杨靖宇领导的南满纵队更是因为关东军二十余万大军的疯狂围剿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长白山根据地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几乎全都重新变成了游击区,甚至完全沦陷。一度展到3万多人包括民兵游击队的南满纵队兵力迅锐减到万人上下,根据地群众虽然在地方党组织和民兵游击队的帮助下大多及时转移,但却依然有七八万人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

对杨靖宇和南满纵队恨之入骨的日军在长白山根据地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政策,只要是围剿过程中见到的中国人一例外地全被屠杀,土地空出来人耕种他们便从别地移民,日本人被抗联杀得不敢来了,鬼子就将朝鲜农民驱赶过来,就算被中国人杀了,他们也所谓,甚至还因为减少了朝鲜人口而感到高兴。而因为论哪种情况都对日本有利,关东军做起来就愈毫顾忌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做法注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不但会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更会导致原本心存侥幸的民众也开始拼死抵抗。但是目前西方列强普遍对日军采取绥靖政策,即便是南京大屠杀被公诸于世的时候也没哪个国家对日本采取措施,就更不要说是这些因为单次规模较小而相对没那么触目惊心的罪行了。至于后者,从大局来看确实不利,但在南满日军兵力过杨靖宇部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前下。鬼子完全丧失人性的做法却反而难以破解。因为日军集中兵力对根据地各县“定点清除”的时候,每次集中出动的兵力比各县的总人口还多。这种情况下当地抗日军民论怎么抵抗也很难击退日军,反而南满纵队却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而一次次地遭受重大伤亡,实力越来越弱。而如果放弃掩护群众转移,且不说这样做违背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就算真的狠下心来这么做了,群众被杀光后,抗联还依靠什么在南满立足?

面对这一近乎解的困境,年仅15岁却已经成为南满纵队司令部席参谋的王子才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派抗联南满纵队朝鲜支队的支队长兼政委、朝鲜“祖国光复会”会长金日成率领南满纵队之中的朝鲜官兵回国建立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为日后反攻朝鲜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走一部分关东军,减轻南满纵队眼下的巨大压力。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御史大官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逼我当皇帝是吧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寒门毒士 炮灰的人生2(快穿)
返回顶部